唐朝初期,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用梨木或枣木作版材,用刀把图文刻出来,然后在版面上涂上墨,然后将纸张覆盖在着墨的印版上,再用刷子在纸上施加压力刷拭,完成图文的转印。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每一新的图文信息都需要一重新雕刻一块新的木版,而木版的雕刻过程是很费力费时的,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早也是出现在我国。
矢量图形表现为一系列由点连接的线,及其围合而成的图形,它采用记录图形端点和向量的形式描述图形的内容,称为矢量图形。矢量图形反映的是真实物体的几何化。矢量软件一般具有文字输入、图表制作、标志设计等功能,并可对图形进行任意的扩大、缩小及变形的处理。包括有Adobe illustrator、MacroMedia Freehand、CorelDRAW等。
雷射雕刻:精度达0.01mm,先进的雷射技术可以在纸张上做创意的凋刻与花纹,可以结合其他加工达到符合印刷的效果。
烫金:将金属版加热之后,将图样隔着锡箔压印在纸张上的后加工技术,由于视觉表现亮眼,故受到大众喜爱并广泛使用。
印刷,作为一种图象与文字复制的技术,其社会意义在于它在复制文字与图象的同时记录和传播着相应的历史文化,因此,早出现印刷技术的国家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古国。印刷作为一门用来复制的实用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所熟知的印章即是它的早期雏形。印章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很早,约在殷代即已经有大量由金属、石、陶、骨等制作的印章。早期的印章多为阴文,即文字凹于印面,后来又出现了阳文印章,即文字凸出于印面,印章在历史上主要的使用功能是作为记号或标记的证明,尚不是以复制为主要目的工艺形式,但是简单的印章中包含了复制技术中凸版及凹版的深刻原理,对于印刷技术的发明在印的观念上以十分重要的启迪。